多地推行“商改住”,房价如何定?看这一篇就懂了!
最近,国家政策出台后,很多地方开始试着把存量房变成保障房,也就是所谓的“商改住”。这种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住房资源,解决住房难题。然而,实际操作过程中,保障房的定价却成为了一大难题。自从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解决存量房问题以来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22个城市都发布了相关公告,虽然这些公告大多没有明确具体的收购规模和资金来源,但多个城市已经开始行动。
在定价方面,很多城市采用了“重置成本定价”的方式,这种方式较为公平透明,能较好地反映房屋的真实价值。重置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、建造成本和不超过5%的利润。其中,土地成本是按同地段的市场价格计算的,建造成本则包括材料费、人工费和管理费。然而,执行过程中,土地和建筑成本的波动给准确计算带来了挑战。
除了“商改住”,各地还采取了其他去库存的措施,比如房地产以旧换新、降低首付和贷款利率、优化供地结构等。房地产以旧换新可以加快旧房市场的流通,促进新房市场的发展,但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和居民换房的意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降低首付和贷款利率可以减轻购房者的经济压力,特别是对首次购房者和改善型购房者来说,这是个利好消息。优化供地结构则需要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的配合,通过合理调整土地供应,增加保障性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,平衡市场的供求关系。
国家政策的推出,的确为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一条新路,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,还面临不少挑战。首先是定价问题,虽然“重置成本定价”方式较为公平,但土地和建筑材料价格的波动,让定价变得复杂。其次是资金来源,目前很多城市依赖国资平台自筹资金,但资金缺口依然很大,未来需要探索多种融资渠道,如发行市政债券、引入社会资本等。此外,各地执行政策的进度也存在差异,像杭州临安区自5月份发布公告以来,仍在评估阶段,推进速度较慢。总体来看,政策的顺利实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,通过合理的定价机制、多样化的去库存措施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,才能真正解决存量房问题,为居民提供更稳定的住房保障。居民们也需要多关注政策变化,抓住购房的好时机,实现自己的住房梦。
发布于:2024-08-29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